/ 首页/ 组工动态

【党旗飘扬 榜样力量】经济学院党委:固本培元,让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

  经济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课程思政建设主线,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承载,通过“114”党建建设工程,不断完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体制机制,推动学院全面发展。

  

  一、坚持一个根本、固本培元,构建党建同心圆

  学院党委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将党的思想引领放在首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着眼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命在肩、奋斗有我”主题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等有机融入,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教育者做信仰的传播者,让受教育者做信仰的追随者。

  学院党委通过组织教师党支部结合专业、集中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组织师生党员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参观学习等,开展系列特色鲜明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实践中进行爱国主义的融入式教育。

  2020年疫情期间,学院党委组建“经济学院战疫临时党支部”,通过各项摸底统计、“一对一”关怀、线上教学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将党组织引领作用与学院内部资源整合,让支部的每一名同志们由单一的任务执行者转变为疫情大考的参与者、奋进者。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党员为2020届毕业生打包行李,以身体力行,诠释了当代教师党员的担当和对学生的关爱。

  2021年建党百年,学院党委精心策划,开展“学史亮底色,明理见行动”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邀请“当代雷锋”郭明义、抗疫志愿团队负责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来院开展主题讲座;举办“青春心向党,踏寻光辉路”主题舞台剧展示,赴西城区税务局和首经贸附中展演,多渠道弘扬红色精神。推出特色专题【星火记】——“百人百天”优秀党员事迹共计100期、【红色光影】——在红色光影中细品红色岁月共计7期、【薪火传】——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活动共计46期、【颂历史之歌】——建党百年系列共计7期,多角度展示了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二、坚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线,将课程思政浸润到学院教育教学各环节

  经济学院党委认真落实“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新理念、新要求、新任务”的要求,将课程思政作为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将“学院党委牵头抓总-教师支部具体落实-教工党员率先示范”三级体系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有机结合,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的总要求贯穿学院教育教学过程始终,调动多方资源互通协作,在立德树人上实现同向同行。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课程思政全面落地。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出台《经济学院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发挥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等文件,构建“专业负责人牵头、系党支部推动、教师全员参与、教师党员示范争先”的协同机制。

  第二,落实“教育者先受教育”,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举办“崇德力行,潜心育人”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推进会,邀请韩宪洲书记做专题讲座。开展“红色基因润桃李,光辉伟业继新篇”、“青椒成长记——做有信仰的大先生”等弘扬师德、传承学院优秀传统的主题活动,涌现了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杨春学老师、校级师德先锋徐雪、李婧老师等教师榜样。

  第三,以“七个一批”工程为载体,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和专业特色。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红色基因的优势,深入挖掘每一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案例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用课堂教学的“小课堂”,筑牢立德树人的“大阵地”,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增强理论自信。获批多项校级课程思政专项课题,学院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为“课程思政”向“专业思政”的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三、坚持党建引领、“四维联动”,不断促进学院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经济学院党委始终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四个牵引轴承,注重在党建引领下推动“四维联动”,在协同创新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一,在教学方面,严格各项教学规范,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深化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能力与水平提升。

  第二,在科研方面,以第五轮学科评估为目标,将科研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积极构建科研团队,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突破,学院多名教师在国际权威刊物中发表专业论文多篇,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多项,为学校全局的科研成果提质增量。

  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协同创新,深化学术能力培养与打造。学院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以红色文化传承和红色资源挖掘为重点,将挑战杯等专业竞赛与引领学生参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思考紧密结合,打造思政“微课堂”。学院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北京市百强团一等奖、“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北京市特等奖等多项重大奖项,有效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

  第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经济学院党委坚持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和梯队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学院建设高质量发展。4名教师破格晋升教授、副教授,1人获批“青年北京学者”,不断为学院的后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经济学院党委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通过“114”党建引领工程,不断完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党建工作融入学院各项工作,努力在新时代的潮流中,为党的事业、学校发展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