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组工动态

【党旗飘扬 榜样力量】会计学院审计系教师党支部:立德树人,守正创新

   强国复兴,审计争先。会计学院审计系教师党支部立足支部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注重党史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抓住课程教学“主战场”,把讲政治要求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目标明确,打造学习型和创新型教师党支部。逐步形成以集体备课、案例打造、项目开发为顶点的“金三角”,筑稳、筑牢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用专业“金牌课程”培育课程“金牌讲师”,打造学院“金牌名片”。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1.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审计系党支部注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通过支部学习、教研室集体研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按照学校、学院两级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对标对表,不断树牢师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审计系党支部把制度建设摆在首位,从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有序、档案完整等方面提出要求,在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提升基本服务、强化基本保障等方面,明确基本标准,编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手册——《审计系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南》(试行),统一党支部工作标准模板,进一步完善了“支委工作制度”“支部活动经费使用办法”等规定,推动党建工作有章可循,努力使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2. 用好“三会一课”重要载体,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和内容,提升党支部活力

  在学校、学院党委的引导下,审计系党支部通过创新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夯实基础和强化规范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着力破解党建“最后一公里”问题。支部认真履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责任,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包括线上研讨、集体讨论、主题党日活动,调研、参观实践、观影、看话剧、联合支部学习活动等。

  支部强化对党员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等工作,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学习活动,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等教育、高校教师要求等各方面政策和讲话精神为主题的集体研讨活动等,并基于上述各主题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读者”朗诵等多样活动;同时组织支部教师党员与学校审计处、财务处、资产处分别举办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引领专业建设。

  3.坚定政治方向,提升党员教师的政治素质

  在意识形态和阵地管理方面,审计系党支部每学期均在教师中进行思想动态调研,并对教师授课的参考教材、文献、影像等资料,课件,课程大纲,教案以及授课内容和课堂表达等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重点关注,将学校、学院意识形态形势政策及时传达到每一位教师。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学校部署会议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当作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大力发扬红色传统的契机,分步骤、按模块学习党史,出台了《审计系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审计系党支部红色审计历史研究规划》,组织举办了“党史学习与个人成长”“青年教师党史学习座谈”等活动。

 

  二、规范支委会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根据学院党委要求制定党支部书记岗位资格认定办法,对支部书记综合能力评级,并将其推进至全部支委的考核要求,做到党务公开,党费收取规范化,支部经费透明化;定期召开支委会,组织支委之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支委的公信力。

  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提升支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每一位教师党员“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同时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培植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教育全体党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审计系党支部支部建设引领立德树人育人机制

 

  三、党建工作促进专业建设,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1.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支部全体党员教师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近三年来,支部分批次、分主题组织党员教师研讨,形成重要的学习素材。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要求,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课程、专业、学科建设中,全方位、有步骤地推进“三全育人”。

  2.理论学习指导教学实践,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建设

  基于学校、学院的十四五规划,做好党支部的顶层设计,做好三个引领:一是党建引领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党管人才战略,以师为范,坚持师德一票否决;二是党建引领专业建设。通过党建,有效地促进和提升审计系教师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认知,加强教师党员在备课、授课中的高度和深度,提升课程育人“温度”,实现党建与专业建设的深度融合;三是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审计系党支部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在课程建设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在教书育人中体现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四、多举措并重,加强对信息化、云平台的运用

  通过信息化、大数据课程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党建工作中的运用。支部活动、党员信息等各类素材和资料的整理大量运用云平台开展,实现党建活动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分享、实施处理等。

 

  五、坚持立德树人,支部建设与课程建设同向同行,推动审计系发展取得新成绩

  1.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审计系党支部于2021年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支部,2020年支部的党建创新项目“实施1+2+3工程 谱写课程思政三部曲”获评校级党建创新项目一等奖,2018年支部承办的“书香翰墨,会院印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教育史料展获得2018年度校级主题党日活动一等奖。

  2.审计系党支部建设以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认识和职业认知为落脚点,以做热心党员为目标,做到服务学生有力,在原有党员先锋工程的基础上,通过“会乐导学”助学零距离学业辅导工作室、“会乐成长”个体咨询辅导工作室、“月计岁会•青春故事汇”工作室等平台组织学生党员有效开展活动。审计系负责专业建设点的2013级、2016级和2019级会计学(注册会计师)班级先后获评团中央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

  3.党建服务课程建设,切实把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相融合,践行党的指导思想,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将专业建设推向深入,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育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和推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做到凝聚师生有力。2019年审计系党支部党员教师主编的《审计学》荣获北京市优质教材,主讲的《审计学》课程于2020年荣获北京市优质课程、2021年荣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审计学教学团队教师荣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支部党员顾奋玲于2017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2019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020年荣获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公共课)主讲教师称号,支部党员于鹏服务国庆70年并受到表彰,支部书记王茂林于2019年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其所授《审计学》课程荣获北京教书育人“最美课堂”二等奖。团队教师近年来多次在学校的“学评教”中荣获课堂教学效果一等奖、二等奖等优秀成绩、学校教学新秀奖等荣誉。此外,顾奋玲、王茂林等老师获批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撰写的相关论文等均与国家审计、国有企业治理相关,获得了相关专家的好评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