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汉族,1987年8月出生,2011年5月入党,201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教师,2020年1月起任安工系党支部书记。她身为青年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一直秉承“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做人做事风格和“守初心、践真知、以真情、育新人”的育人态度。荣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年底考核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安全评价师。主持1项省部级课题,3项校级教改课题,1项党建课题,1项校级科研课题。出版1本专著,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20篇。
亦师亦友的青年教师
王佩刚入职时,下班后会在学校排球场跟学生打排球,结识了一帮学生队友。她喜欢跟学生相处,把学生当朋友,也喜欢学生拿她当朋友,学生亲切的称呼她为“佩佩姐”。在王佩的课堂上遇到不少“球友”,学生还是亲切的喊她“佩佩姐”。
刚入职,王佩主动请缨担任军训带队教师。军训场地条件比较艰苦,带队教师需要早上5点多督促学生起床,白天在训练场盯着,晚上在学生回宿舍后还要开总结汇报会,直到凌晨前才能回宿舍休息。虽然身体累,但是跟学生朝夕相处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每听到其它同事抱怨带队太苦,王佩总是神采奕奕地说:“学生们这么可爱,我觉得每天很充实啊。”
短短军训结束,舍不得这帮学生,王佩又主动申请担任他们班主任。为了解班级学习情况,她经常晚自习期间去教室巡视。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随时关注,也叮嘱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多带动学习,让班级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现在2019级学生已经是王佩带的第二届学生了,担任班主任期间经常会有迷茫和情绪低落的学生。曾经有一个学生入校后对大学生活迷茫,到大二时已经挂科十几门,被学习警示多次,面临退学。王佩多次从朋友的角度找学生谈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该学生找到了未来的方向,明白了现阶段学习的意义,奋起直追将之前的补考重修科目一门一门通过。最后毕业论文由王佩指导,取得了毕业答辩成绩“优”的好成绩。还有一手带起来的班长,从拘谨不自信的大男孩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学生会主席。这些学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困惑时依然向王佩寻求建议。王佩秉承着以真情育新人的态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主动思考的基层支部书记
2020年1月王佩正式接任安工系党支部书记一职。当时正值疫情,老师们无法线下见面,线下党建工作无法开展,但是王佩一直思考如何加强支部建设。正值一位党员教师访学结束回国,正在上海隔离。王佩想到可以开一次线上党支部会议,给予访学回国党员教师关心,陪他聊天。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是疫情半年来老师们第一次见面,老师们对这次会议也很期待。党员出席率100%,老师们很激动,互相问候介绍自己的近况。
王佩认真做事的态度也贯穿到党建工作中。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为了提升党支部会议参加率,她梳理安工系党支部每位老师的本科和研究生课表,将党支部会议日常化,定期开展党支部会议。她还主动建立了活动记录表,用于年底民主测评时提供参考,让考评更客观公正。
王佩身为党员,充分发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经常参与小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疫情期间小区值守,街道巡逻,垃圾站值守等。不仅身体力行,还带动支部党员都参与进来。每次自己参加完志愿活动就将照片发到支部群,同时经常收集支部内参与各项志愿活动的典型事迹,在支部内宣传。并在党员测评大会上,对于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给予表扬,激发大家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出台,结合校党委书记韩宪洲在北京联合大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背景,王佩主动深入学习教育部和学校下发的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文件,研读韩书记在校报上的讲话和关于思政建设的论文,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思考安工系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她着手调查收集教师们课堂上涉及的思政内容,发现90%的安工系教师都涉及了思政内容,提出以“强化红线意识,培养安全人才”为主题,走全体安全工程系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特色党支部路线,开展多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分享会。
通过以成果为导向营造支部建设课程思政的氛围,王佩积极带头申报学校各归口课程思政建设课题。已获批:2020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课题《安工系党支部实施“四个一”工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和2021年教务处教改课题《安全工程专业“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也积极申报教务处课程思政案例库。同时,她还鼓励党支部老师积极申报学校各项课程思政课题以及参加思政设计比赛,帮老师提供思路,挖掘思政元素。在她不断地带动下,近2年支部获批党建思政类课题2项,教务处思政类教改课题2项,校级思政案例1项,校级课程思政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